再用linux

自从离开学校来到某软上班就基本没怎么用过linux了。

当年在学校寝室里,就凭着“计算机系的怎么可以用xp”的热情和理想,跟各种linux的发行版一起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。那个年代ubuntu还没有出现,听得最多的是redhat和fedora。现在家里可能还扔着fedora发行版的光盘,刚才随便search一下居然已经出到fedora20了,真是时光荏苒。尝试了redhat/fedora之后又继续试debian, 玩儿gentoo,觉得只有自己编译kernel才够cool。电脑被无数遍的重装重装,每次安装完又搞各种系统设置程序安装:显卡驱动,网卡驱动;中文字体,输入法,mp3播放器,视频播放器。。。大四那年找来一台奔三10G硬盘的破机器,装个linux居然用来当bbs服务器;再后来读研究生开始追ubuntu,四处分发ubuntu光盘,连实验室的服务器也被装成ubuntu跑crawler。。。

现在想起来,读书的时候真是个美好的年代。每天有大把大把的时间,又不用太多的考虑养家糊口,可以尽管折腾自己喜欢的事情。

刚去某软实习的时候对win的知识寥寥,第一次见别人用vista的时候还挺惊讶(外面真没见几个人用过vista…)。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基本都切换到win了。如今又要用linux,再装ubuntu,版本号居然已经到14了。

简单的说,整个体验比较顺畅,似乎不太需要像许多年前那样折腾了。先去网上下载ubuntu光盘,然后根据文档用一个叫Universal USB Installer的工具把光盘写到移动硬盘里;接下来重启电脑从USB启动,进入ubuntu安装界面,根据引导点几下鼠标就OK了;中间有一部提示连接无线网络,显然无线网卡已经正确识别。

系统安装好以后稍微熟悉了一下Unity的UI,然后用firefox上网下载了chrome的安装包装chrome,双击就可以了(其实稍微用了下firefox觉得也不错,只是chrome的setting可以多机器同步)。再到搜狗下载了搜狗拼音输入法,也是双击安装。接下来,JAVA JDK, Eclipse, Ebook Reader, Sublime编辑器,Remote Desktop…似乎都很顺利,很少需要在terminal运行什么命令都可以轻松搞定。然后我的日常需要基本就满足了,除了不能用outlook收邮件,没有onedrive客户端。

我相信这样的用户体验,只要稍微有点热情的用户,都是很容易上手并且习惯上它的,不需要是什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。而且对早已习惯并厌倦了win的人来说,这样的界面和UI很容易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。我读书那个年代的linux geek体验大概以后会越来越少了。

十来年的时间,到底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呢。当年我们一帮小伙伴认真讨论过microsoft这样的垄断公司到底怎么才可以被打败,基本都觉得是不可能的;但是现在,虽然win依然在PC领域占垄断地位,但是显然大多数人都同意离开win没什么大不了的了。

互联网行业在这些年之内的突飞猛进功不可没。十年前互联网还没这么发达,大家除了在网上浏览新闻下载资料之外,大部分的需求还是在PC端做的。
比如听音乐看视频,当年大家都是把mp3和各种格式的video下载到本地看。linux的生态系统远不如win完善,很多软件都不好用,这就给linux的用户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,最后迫使很多人放弃linux。比如为了看视频,甚至要自己编译kmplayer;而且由于版权的原因,一个地方下载的播放器并不保护所有的解码模块,又不得不去四处去找;还有字幕,字体等等问题要一并解决—-就看个视频就得折腾这么多事情。如今更多的人可能都会选择在线听音乐看视频了,只要有浏览器就足够了。所以这次装好系统之后我几乎没有去在意能不能播mp3放视频的问题—-不过刚才打开了一个健身操的视频倒也是双击就可以播放。
再举个例子,以前很多人不得不用linux是因为没有office没法跟别人交换文档,现在则可以简单的通过office online完成office文档的阅读和常用编辑工作。
不仅仅是听音乐看视频用office而已,我相信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通过浏览器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需求的80%-90%。(打游戏除外。。。)这也是为什么google会推出chrome笔记本。

这几年发展最快的是手机/移动互联网方面。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使用电脑的很多习惯。比如以前PC时代几乎所有人都会用QQ或者MSN这样的即时通讯软件。linux上运行QQ和MSN也是很痛苦的事情。现在我的电脑已经不装通讯软件了,因为大部分时候都靠手机上的微信–微信完全是从移动互联网出发设计的产品,根本没有PC客户端。再比如如今越来越方便的手机支付功能,让大家对电脑端网银的依赖也逐步减少了–中国大部分银行基于ActiveX控件的网银当年也是使用linux的一道砍儿。

移动互联网之外,这些年另外一个技术趋势就是云计算云存储。其实云计算云存储的本质还是互联网,在网速越来越快以后,有了低成本硬件和虚拟化技术的支持,云的概念成为了理所当然—-这样成本低可靠性高。对普通linux用户来说,云计算云存储的出现至少能带来两个好处:可以把数据放到云上,无论在哪里都能访问了,不用像当年一样去考虑怎么跟win的机器共享文件,无论是读windows的file share还是NTFS格式都还是有点麻烦的;另外,如果你真的像我一样有时候不得不用win,那么搞一台win的云虚拟机然后远程过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,比如在Azure VM上装个visual studio。

除此之外,开源社区/linux这些年自己也有了很大进步。
这些年很多新成长起来的IT公司都是基于开源技术发展的,它们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回馈了开源社区,帮助整个开源技术一起壮大。比如大数据方面,从最早的hadoop到后来的pig,hive, storm, spark,都离不开google,yahoo,twitter等等的支持。当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是基于linux平台的之后,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过来帮助这个平台完善。
linux现在确实越来越好用了,尤其是ubuntu这样的发行版,对普通用户很方便。以前刚接触linux的时候觉得linux的论坛里都有一种geek思维,似乎一件事情用terminal来做就是比用UI更酷;你抱怨为什么我只是想装个软件而已确要自己去编译去改config。。。他们会说这样才能自己定制,能在源代码的基础上改进。。。其实普通用户根本不需要这些。ubuntu在易用性方面做了不少工作。

当各种因素汇集到一起之后,我终于觉得时隔多年再用linux感觉完全不一样了。比如现在,我开着chrome,用豆瓣听歌,用搜狗拼音在wordpress上面敲着博客,再刷刷知乎,cnbeta,收收gmail邮件,还会偶尔看下手机的微信,一切都很好。

《再用linux》有10个想法

  1. Linux本身的生态环境差就不说了,各个Distribution之间还搞分裂。这几天在试用Google Compute Engine,由于没有Amazon Linux了,试了Redhat Enterprise、Debian、SUSE和CentOS,每个都有那么一点点诡异的不一样,查资料要查半天……

    1. 怎么放弃AWS了?那你的blog现在Host在哪里的?
      我不喜欢Redhat Enterprise和SUSE的发行版。现在社区最popular的发行版肯定是Ubuntu了,Desktop和Server版都不错。如果要做服务器的话,Debian也很好。

      1. 因为公司有内部价,用起来比 AWS 便宜 😛 现在放在台湾的数据中心。

        Compute Engine 没有 Ubuntu 的支持,Debian 7 中没有带 PHP 5.5。RHEL 7 是我唯一找到一个自带 PHP 5.5 和 MySQL 5.5 的。其它的各种版本都只有 PHP 5.4。

    1. 我发现任务栏放上面特别省地方,再把左边的launcher藏起来基本全屏的效果了。需要切换的时候按一下windows键都出来了。现在都是互相借鉴(抄),按windows键出搜索栏那个真不知道谁先抄谁的。

    1. 某软现在已经开放了阿,.Net都open source了,azure里边也在大量的用开源。Big Data都是apache的project,用linux很正常

  2. 现在用hadoop主要还是在非结构化数据上面,这里ITPUX技术网推荐20本关于Hadoop实战培训教程(http://www.itpux.com/article-18-1.html)及Hadoop集群环境搭建配置的电子书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